2022-12-21 16:26:37
二〇二一年,已是五月中旬,地处南方的江西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室外就像是一个大型的汗蒸房,下午的日头正盛,大桥村的村民都躲在家里干活。突然,几个眼尖的村民疑惑地看着村口:“你们看,那不是警车吗!咋来我们村了?”
于是大家都好奇地探出头往外张望着,村里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过了,更不用说是一行闪烁着警灯的警车。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警察的来意,有意无意地瞥着警车的去向。
这时,众人发现,警车停在了村里最豪华的院子跟前。
这个院子里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小洋房,里面住着让村民们羡慕的一家四代人,男主人吃苦耐劳,女主人善良能干。
男主人的母亲也是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老人,和两夫妻住在一起不仅不添麻烦,反倒是常常帮忙。
这对夫妻的儿子在几年前也结婚了,和妻儿一起住在父母的楼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家都感叹老夫妻苦尽甘来,享受天伦之乐。
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警察的到来揭开了尘封多年的真相。
东窗事发
警车停下后,几名警察从车上下来,径直走进了小院里。
女主人王桃正在厨房里忙中有序地准备着一大家人的晚餐,她的婆婆也在一旁洗菜,其间两婆媳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听到有人敲门,王桃以为是媳妇带着小孙子在外面玩累了要回家等着开饭。
她一边在围裙的两边擦了擦手,一边满脸笑容地打开了门。
开门后,王桃一抬头就碰上了警察的严肃的目光,望着警察的面孔,王桃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听见外面半天都没有动静,王桃的婆婆有些奇怪,她起身走到门口,却看到了四名警察与儿媳相对无言。
“你们这是……”王桃的婆婆指着警察疑惑地问道。
“我们是大桥派出所的警察,今天来是要带王桃回所里去问一些话。”
警察冰冷的声音刺痛了王桃的心,刚刚还一脸麻木的她此刻早已是泪流满面了,她慌忙擦了擦眼泪,故作轻松地安慰婆婆:
“妈,没关系的,我去去就回,今天就麻烦你做饭了。”
但哽咽的声音还是出卖了她,她的婆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禁不住浑身颤抖了起来。
警察示意王桃是时候上车了,王桃不敢回头,匆匆坐上了警车。
见儿媳妇被警察带走了,王桃的婆婆哭得撕心裂肺,大声叫嚷着:“我儿媳妇是好人,你们为什么要带走她!”
而在一旁看热闹的村民们也对此议论纷纷,大家都惊讶于王桃这个乡里乡亲都认可的好媳妇怎么会被警察抓走。
很快,王桃犯事被捕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这个封闭的村庄里不胫而走。
大家也都纷纷猜测王桃到底做了什么坏事,却都没有得出一个结果。
这时,远在福建漳州打工的王桃丈夫王烽谷还对此事毫不知情。
王烽谷和儿子每年都会来到福建漳州的工地上搬砖、扛水泥。运气好的话能分到一些泥瓦匠、管道工之类的活儿。
虽然工作很累,但想到家里的妻儿老小,父子俩还是觉得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这天,父子俩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已经是晚上的九点钟,两人决定先找一个工地门口的小摊对付两口晚饭。
繁重的体力活儿已经让父子俩感到疲惫不堪,此刻他们只想赶紧填饱肚子回宿舍睡觉。
因为明天一大早他们就又必须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
炒饭刚刚上桌,王烽谷的电话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他接起这通陌生的电话,以为是电信骚扰。
他正要开口抱怨时,电话那头的人却准确地说出了他与儿子的姓名和身份证号:
“王烽谷,我是大桥派出所的值班警察,你的妻子王桃是一名潜逃了27年的逃犯。”
“现在我们已经将她控制住了,如果你还想在她入狱前和她见上一面,那就请尽快回到江西老家。”
手机从王烽谷的手里滑落,一旁的儿子也大概听到了电话里的内容。
两人面面相觑,感到一头雾水,但又不敢怠慢此事,于是立刻订了第二天一早的票准备回到家乡。
王烽谷和儿子也没了吃饭的心思,他们机械地往嘴里塞着米饭,觉得昔日的美味佳肴今天吃到嘴里却是食之无味。
回到宿舍里,沉默让原本就压抑的氛围更加焦灼了,两人在宿舍狭窄的小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生生地熬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父子俩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了返乡的火车。
火车刚一到站,他们就赶紧奔向了大桥派出所。
看着昔日红光满面的妻子如今一夜白头,满脸绝望地坐在派出所的铁椅上,王烽谷只觉得鼻子发酸。
“我老婆她是怎么回事?”王烽谷定了定神,声音有些微颤。
警察没有回答王烽谷的问题,只是厉声发问道:“你知不知道你老婆是逃犯?”
王烽谷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他的脸上写满了无助与惊恐,面对警察的质询,他连连摇头,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不知道……”
王烽谷向妻子投去疑惑的目光,希望妻子能告诉他,她是被冤枉的。
但此刻王桃空洞的眼神却开始变得闪烁,王烽谷一看便知道了答案,此时此刻,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心如死灰。
初见的美好
提起和妻子的相遇相知,王烽谷的眼睛里泛起了一丝柔情。
他告诉警察,27年前的冬天,正是他第一次见到妻子的时候。
王烽谷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知所踪了,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王烽谷非常懂事。
但孤儿寡母的生活注定是充满艰辛的,就算王母白天种地,晚上织布也没能让母子俩过上温饱不愁的生活。
他们就住在王父留下的破瓦房里,每天的餐食里也难见油水。
为了能让母亲减少一些压力,王烽谷很早就辍学打工了。
没有文化的他只能在村里做泥瓦匠,哪家要补房子了就会喊他去帮忙。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
转眼就来到了1994年,已经年过三十的王烽谷在普遍早婚的村子里已经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大难”。
他自知家庭情况不好,每次有人问起他娶妻的打算时他总是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没有什么本事,过得不好,能好好儿地给我妈养老送终就可以了,不好去拖累人家。”
一天,王烽谷正在给邻居家糊院墙,同村的一个老太小跑着来到了他的面前,老太一边喘着气,一边笑着说:
“谷娃子,村里来了个贵州的女娃,她喊我给她找个家,我就想着带你去见见人家。”
王烽谷一时没回过神来:“我还得给人家干活儿呢。”
邻居听到了老太的话,让王烽谷先去见了姑娘再回来干活,千万别耽误了终生大事。
王烽谷随手抹了一把汗就跟着老太走了。
因为这件事发生地太过突然,一切都显得非常仓促。
王烽谷甚至没来得及回家换一件像样的衣服,就这样灰头土脸地在老太家门口见到了那位姑娘。
他看着姑娘长得白白净净,身上的衣服也是干净整洁的,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担心姑娘会嫌弃他。
毕竟,之前也有热心的人给他介绍过对象,就算他在相亲之前好好梳洗打扮过一番,那些姑娘还是嫌他又土又穷。
可眼前的姑娘却没有露出丝毫嫌弃的神色,看到他因为紧张而手足无措的样子,姑娘只是羞涩地掩面一笑。
这一笑打破了初次见面的尴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聊天中王烽谷得知,姑娘名叫王桃,老家在贵州。
因为有亲戚在江西落脚了之后发展得很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她也想来这里试试。
至始至终王桃都面带微笑,十分温和,她的短发梳得整整齐齐,随着微风轻轻地拂动着,让王烽谷深深陶醉其中。
王桃说自己远道而来,就是想找一个踏实的家落脚。
当她看到王烽谷的第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老实能干,值得托付的男人。
因此,她既不嫌弃王烽谷穷,也不要王烽谷出高价彩礼,就只想和他好好过日子。
王烽谷感到受宠若惊,他觉得命运并没有抛弃他,之前所受的那些苦在这一刻都变得那样值得。
于是,在短暂的相处之后,王烽谷就用几桌简单的酒席把王桃娶回了家。
幸福的生活
村里人都夸王烽谷好福气,娶到了这么贤惠的媳妇。
王桃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天还没有亮透,她就担着水桶拿着农具下地干活去了;
等到太阳落山,她就回到家里准备一桌子美味的饭菜等待丈夫收工。
就算是再贫瘠的土地也会被她料理得井井有条;就算是再朴素的食材也能被她烹煮得满屋飘香。
不仅如此,她还十分孝顺婆婆。
她总念叨着婆婆年轻时受了太多苦,一个人把王烽谷拉扯大实属不易,因此她会为婆婆规划好每天的衣食住行,让婆婆过得很是舒心。
勤劳质朴的王桃很快就和村里的乡亲们打成了一片,大家在路上相遇也总会聊上几句。
看着王桃渐渐融入了这里,王烽谷感到由衷地高兴。
在俩人结婚的第二年,王家就传来了王桃怀孕的喜讯。
但怀有身孕的王桃也丝毫没有闲着,她仍然像以前那样忙里忙外,操持家务,她的婆婆劝她多休息一会儿,她也总是笑着说没事。
王桃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儿子的到来给王家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但也让王烽谷感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那段时间村里有不少人跑去沿海城市打工。
回来的人告诉王烽谷,城里的工地也在招收泥瓦匠,一个月可以挣好几千块,这让王烽谷很是心动。
于是在和妻子商量了一番之后,王烽谷也和村里人一同踏上了去往福建的火车,开始了进城打工的生活。
在城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王烽谷觉得待遇很是不错,于是便把孩子留给了母亲,把妻子也一起接了过来。
王烽谷原本想让王桃做一些做饭打杂的活儿。
但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王桃也干起了工地上的重活儿,拌水泥、抗钢筋一样也没落下。
但身材娇小的她也总有吃不消的时候,在一段时间之后她的肩膀被钢筋磨得血肉模糊。
浑身上下也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胳膊和手肘上总有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王烽谷见状十分心疼妻子。
他劝妻子说孩子长大了些,家里老母亲的腰腿不好,也没办法教孩子走路,让王桃回去好好带孩子,也好休息一阵子。
王桃觉得丈夫说得在理,便只身回到了江西。
但回去过后她也没有闲着,经常趁着空闲跑去县城里打零工,有时在餐厅里当服务员,有时帮裁缝店赶些衣服。
王烽谷知道了这事,心中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好好对待妻子。
相夫教子、劳动致富,王桃一个也没落下,夫妻俩齐心协力地奋斗了几年后攒下了一些钱。
他们把以前的破瓦房推掉盖起了小洋房,还在房子外面围了一个小院儿。
王桃在院子里种上了些花花草草,把家里布置得非常温馨。
时间如溪水一般向前流淌着,王家的小洋房变成了小洋楼;王家的小儿子也变成了大小伙。
看着王家人过着和谐温暖的生活,村里人都把他们作为幸福家庭的标杆。
再后来,王家儿子也结婚生子了,一家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地住在这栋洋房里。
当上了奶奶的王桃变得更加节省了,她说自己要照顾全家的生活起居,又要帮忙照顾婴儿,实在是没空再去打工了。
既然不能开源,那就只能节流,瘦小的她开始捡媳妇穿不下的旧衣,也再没有给自己添置过什么东西。
虽然自己非常节约,但她却从来没有苛待过家人,她总是想尽自己所能,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给家人。
后来小孙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正好幼儿园有一个小班的老师离职了。
小地方里大家都是熟人,幼儿园园长非常欣赏王桃吃苦耐劳,与人为善的性格,于是就聘请她来当小班的老师。
想到可以每天接送孙子上学,陪在孙子身边,还能多赚些钱补贴孙子的学费,王桃欣然答应了园长的提议。
就这样,王桃的身份从家庭妇女变成了幼儿园老师。
法网恢恢
说到这里,恐怕大家都会质疑这样一个逃犯为什么能逍遥法外这么多年,还正大光明地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其实,早在202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王桃的逃犯身份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当年王桃戴罪潜逃到了江西,她原来的身份证件全部都被公安收缴了。
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她也知道原本的身份是不能用了,于是她给自己改名为王桃。
“桃”谐音为“逃”,她希望自己可以成功出逃,永远不会被人发现。
在结婚时,王烽谷提出要和王桃一起去城里的民政局办理结婚证。
但王桃说自己的户口本和身份证都弄丢了,回老家去补办的话很麻烦。
她还说民政局太远了,反正过日子才是最要紧的,有没有结婚证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烽谷也觉得在村里,只要办了婚宴大家就会认可俩人是真正的夫妻,所以他也就没有纠结于办结婚证一事。
可等到孩子出生,这夫妻俩却傻了眼。
当时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果没有结婚证,那小孩就算是非婚生子,需要缴纳大量的罚款;
而且孩子也不能办户口,只能当一个“黑户”,到时候可能连学都上不了。
王烽谷十分着急,催着王桃回去补办户口本和身份证。
但因为王桃的人缘很好,再加上王烽谷这些年来给村里各户人都打过工,他的办事认真,收费合理,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王桃便借着家里的好口碑四处托人帮忙,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孩子终于上了户口。
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王烽谷也就没有再逼着妻子补办证件了。
说起来王烽谷也不是没有疑心过妻子的身份。
因为他们结婚时妻子的家人一个也没有来,而且这些年来,他们也从来没有回过贵州探亲。
为了能让丈夫安心,也让娘家人看看外孙,王桃带着丈夫和儿子回到了贵州探亲。
在当时还没有实名制购买车票的规定,一家三口又是乘坐的最便宜的大巴,所以王桃根本没有暴露的可能。
回到贵州后,家里人虽然都知道王桃进过监狱,但他们以为她已经刑满释放了。
再加上看到她还带着丈夫小孩,家里人也就心照不宣地对此事避而不谈。
但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
当工作人员查到王家时,王烽谷告诉他们王桃的户口本和身份证都弄丢了,但她的信息都在贵州。
工作人员便只当她在贵州被统计进去了,在这里就没有再算她这个人,王桃再次逃过了一劫。
但在工作人员向上反映此次统计情况时,王桃的身份却引起了公安局的怀疑。
因为公安局早就知道,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有一名逃犯逃往江西已经27年了。
在这27年间,公安人员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她的追捕。
但奈何当时天网没有现在严密,城市化进程也没有赶上,农村的土地非常广袤,如果嫌犯逃出了城市,就很难再被追踪到行踪了。
而且,这起案件的时间跨度实在是太大了,想把逃犯抓捕归案简直难上加难。
而现在,公安人员发现王桃就是贵州人,而且她多年来都不曾使用过身份证件,就连结婚证和儿子的出生证都没有办。
加上她的年龄和体征又刚好与当年的逃犯相符,因此基本可以判断,她就是那名潜逃了27年的犯人。
最终审判
经过了大半年的暗访调查,警方最终确认了王桃的逃犯身份。
2021年5月19日,在樟树市公安局的精密部署下,警察上门打了王桃个措手不及,当场就将她捉拿归案了。
被捉拿归案对王桃来说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她虽然已经心如死灰,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法律严厉的制裁,但她表面上还是装作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
因为她实在不知道自己该以何面目面对家人和乡亲,只能把一滴滴眼泪当做是最后的道别。
在警察局里,沉重的手铐和脚镣又把王桃的思绪拉回了27年前还在监狱服刑的时候。
她平静地向警察交代,她的本名叫吴延敏,1993年,年轻的她才刚出社会不久,正是缺钱的时候。
这时,她的同事告诉她,只要她能带两个女孩到他指定的工厂去打工,那工厂就会支付给她一大笔介绍费。
同事口中的工厂在江苏郊县,听起来是一个还不错的单位。
王桃心想,这样她既能给别人介绍工作,自己又能从中赚一大笔钱,那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她很快就找到了同村的两个姑娘,并把她们带去了江苏。
回到贵州后,同事果然如约给了王桃一大笔介绍费,并告诉王桃,她可以继续给其他女孩“介绍工作”。
可令王桃没想到的是,她还没来得及再干一单,警察就已经以拐卖妇女罪把她抓了起来。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王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意味着她的整个青春都将在高墙里度过。
王桃心有不甘,在服刑的第二年,摸清了监狱管理漏洞的她越狱逃到了江西,而这一逃就是27年。
在叙述这段遥远的曾经时,王桃一直面不改色。
直到她看到儿子惊恐的眼神,听见丈夫难以置信地询问警察这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她才崩溃大哭起来。
等她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后,她满脸懊悔地带着哭腔向丈夫解释:
“烽谷,你相信我,我真的是被人家骗了!”
“我不知道那些妹子最后没有进厂,是被他们买了,我如果知道的话,我一定不会害她们!”
王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
“我跑出来过后也很后悔,我也不是没想过回去自首,但你实在是太好了,我舍不得丢下你和孩子……”
但此刻的王烽谷却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眼前这个和他生活了多年的妻子。
原来和他朝夕相处,生儿育女的妻子竟然是一个逃犯,王烽谷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两人的儿子在一旁也傻了眼,在他心里母亲一直是温柔善良的代名词,他绝对无法把自己的妈妈和逃犯画上等号。
事情的真相很快传回了村里,全村上下都是一片唏嘘。
大家都惊异于看起来老实本分的王桃竟然有着这样不堪回首的历史。
一时间,这个曾经被全村人民羡慕的完美家庭瞬间就变成了被全村人民可怜的罪犯之家。
在王桃被捕后的几天,王家人终于消化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一家人知道,王桃年轻的时候犯了错,不论她究竟是否知道实情,她都应该为这个错误买单。
但她多年来真心诚意地对待这个家庭也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所以家里人一致决定一起等她结束改造。
经过漫长的审讯、审理,最终法槌落下,王桃犯了拐卖妇女罪和越狱罪,两罪并罚,共判处十一年有期徒刑。
在王桃被送往监狱后,王烽谷来到监狱里探望王桃,两人隔着玻璃,泪流满面。
王烽谷告诉王桃,让她在里面安心服刑,好好表现,争取早点出狱,他们都会等她回家。
王桃听到家人原谅并重新接纳了自己,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重重地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改造,早日和家人团聚。
后记
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起自己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也要在交友时慎之又慎。
不然如果受人教唆,做了违法乱纪的事还不自知的话,就只能像王桃那样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我们也要做法制社会中的守法好公民,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贪念就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
如果已经犯错,那就更要积极面对,努力改造,而不能逃避错误。
因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有的犯罪分子最终都会得到应得的惩罚。
-完-
编辑|阿琰